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康熙皇帝逾格寵愛的御前侍衛,
  滿族貴公子卻有著漢人的詩心與靈魂。

  像一顆劃破夜空的流星,
  納蘭性德年方三十,華光異彩瞬乎即逝,
  璀璨的詩章詞篇卻永久留存。
  他是滿清朝廷重臣明珠的愛子,是康熙寵信提拔的御前侍衛,
  人人稱羨的貴公子卻總帶著憂鬱痛苦的氣息,
  自幼寒疾纏身,歷經愛情生離死別,
  納蘭性德只有在與漢族文人的相知相惜中找到自我,
  在詩詞性靈中釋放出生命的光彩!
 

目錄

序言:風雨靈魂夜合花
引子

第一章  生命
一  同年降臨人間的兩個小生命
二  浴血沉浮的家族
三  何樣雙親

第二章  青春
一  被寒疾困擾的孩子
二  翩翩詩才一少年
三  初戀之謎
四  萬春園裡誤春期
五  紅菂欄邊攜素手
六  神馳心儀漢文化

第三章  塵緣
一  不信道,遂逢知己
二  肝膽相照重然諾
三  片時春夢歸逝水
四  淥水亭畔的際會

第四章  困惑
一  金殿玉階,箇中冷暖和誰道
二  驟變的詩心
三  等閒離別黯傷魂
四  萬帳燈火中的失意客

第五章  叛逆
一  揣揣有臨覆之憂
二  醒也無聊,醉也無聊
三  萬里西風瀚海沙
四  願學海鷗,閒飛閒宿

第六章  早殤
一  最後的行旅
二  落花如夢淒迷
三  冷雨一霄葬詩魂

尾聲
畫面一:顧貞觀,輟筆謝知音
畫面二:明珠,風燭殘年的淒涼
畫面三:筆者,龍灣子河畔的縈思
 
 



風雨靈魂夜合花


  午後,入夏以來的第一場暴雨,伴著天邊幾聲滾雷突然傾瀉而下,不一會兒,眼前就是一片白霧,地上像是鍋裡煮沸了的水,冒著白泡。我吃力地撐著雨傘,沿北京什剎後海北岸那條讓雨水澆得濕漉漉的小徑緩緩而行。然後,邁進路北一扇高牆環護著的朱紅色大門。

  大雨滂沱中,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式庭院寂靜悄然。綠草鋪地,花木扶疏。環抱粗的知春柳、蒼老的國槐,喬松古檜,懸羅紫藤……在蓊蓊蔥蔥、深翳森蔚之中,朱紅色的亭臺樓閣,曲廊軒樹時掩時映。一池碧水環園而流,急密的雨絲打在水面上,發出有節奏的、悅耳的音響。

  一切都獨具匠心,而一切又自然無痕。一切被雨沖刷得鮮亮如新,而一切又在水氣、霧氣織就的薄紗裡撲朔迷離。

  這是座不同尋常的古園。歲月的滄桑使它蒙上一層莊嚴神秘之感。說不清已換了幾代主人,但從園子的規模,你便能想像出這些主人的名字一定足以使他們那個時代的人肅然而立。如今,它已開放為一座故居紀念館。

  沒有別的遊人。我在水霧氤氳中走走停停,終於找到了它們。

  那是兩株平凡極了的老樹。更準確地說,是兩株衰老的灌木。三百年的風風雨雨,它已不堪重負。黝黑斑駁的樹幹彎曲地幾乎與地面平行,就像一個被艱辛壓彎了腰的老者。枝叉已經稀疏了,只是那葉子在雨打風吹中依然碧綠。

  這就是我要找的那兩株夜合花嗎?站在雨地裡,我癡癡地望著那樹,想透過厚密的雨簾發現什麼。可是除了風雨中輕輕搖曳的枝葉外,我什麼也沒有看到。

  「那些花該開了呵!」我失望了。「莫不是它太老了,不再開花?」這個念頭一閃,不禁有些黯然。

  還是不甘心地找到園藝師,他告訴我,花仍然每年都開,只是今年的在不久前開過了。

  「但這怎麼可能呢?那首詠歎夜合花的詩,明明是那年的今天寫下的嘛!」我又久久地、固執地徘徊在那樹下,想找到答案。

  「準是過了幾百年,地球變暖、花期提前了。」我為自己突然奇想,笑了。失落中多少有些安慰。我是等了好久,專等到這一天才來的。來憑弔一個人,一位年輕的詩人。

  他曾是這所園子的主人,三百多年前的今天,也是一個陰雨霏霏的日子,也是在這所園子裡,就在這兩株灌木前,他與友人聚宴酬唱寫下他生命中最後一首詩〈夜合花〉。便一病不起,七天後告別了人間。

  他僅活了三十一歲,不,還不滿三十一歲,剛剛而立之年。恰似一顆劃破夜空的流星,華光異彩卻瞬忽即逝。然而那生命的璀璨美麗、那詩章詞篇的憂傷摯情,卻永久地留下了,讓他身後的人為之哭、為之歌……

  又一道閃電,接著,一個炸雷。雨,更狂烈地從天而落,像是在哭泣那顆睿智又憂鬱的靈魂。夜合花在風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訴那個淒美動人的,關於一個生命的故事。
 
於北京宋慶齡故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6090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 本書分類:> >

 

 

教育向來都是一個沉重而嚴肅的話題。在此,我只談一點個人對當下中國教育的粗淺認知。紕漏之處,請各位不吝賜教。 在說到主要問題前,我要闡述一下我對教育的理解。我認為理想中的教育應該首先使人具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其次是培養其獨立探求真理的能力。 但實際上,教育往往是要為社會,為國家服務的。這就使得其不能只是純粹的教育而已。勢必要摻雜著其他東西,尤為功利性表現的非常明顯。中國幾千年的科舉考試恰好反映了這一點。讀書人讀書的最初目的並不是為了端正德行,探求真理。而只是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即使有的人在不斷學習中嗅到了一絲真理的氣息,不願再為名利所累。他們也只是蕓蕓眾生中非主流的聲音。 慶幸的是,這些有識之士還是為探求真理的讀書人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給他們指明方向和道路。例如老子的《道德經》,例如孔子的《論語》(此類書籍舉不勝舉,在此就不贅述了)。又如古代的家法家規制度,其實都是在制約著教育過度功利化的發展。 ... 今天為何要重談這些,因為在筆者看來,今日之中國,教育的功利化已經空前嚴峻了。 不僅是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和學生,似乎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接受教育只是謀求利益的一條必要途徑而已。 這裡我們不妨舉個例子,我們總能在身邊遇到一些人。他們因種種因素喪失了學習的機會。當然,在他們看來,這些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所以他們在幹著艱苦工作之餘總是想,如果我當初有機會好好學習,現在會是怎樣怎樣。這讓我感到很困惑,他們是真心實意的想好好學習嗎?如果是的話,為何不省下這懊惱的時間,去讀幾本好書,寫幾篇文章呢。在我看來,使他們懊悔的原因是,他們看到那些接受更高教育的人有著更為安逸的生活,而自己沒有則憤憤不平而已。學習首要搞明白的應該是為什麼要學習,如果說僅僅是為了賺更多的錢這樣的學習必然是粗淺無知的。 ... 名利理所應當是一個人學習深度和思想高度的外在表現,絕不應該是一個人學習的最終目的。當然在今天這樣一個庸俗膚淺的社會,名利也不一定能反映出一個人真正的思想水平。 這種情況的產生,和社會風氣不無關係。當下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大眾對金錢聲名的推崇遠高於對傳統文化和知識分子的尊重。至少在古代,教師是一個擁有很高地位的群體。任何人見到教師都要畢恭畢敬的尊稱一聲先生。教師用的紅筆,除了教師以外只有皇帝可以用。而現今的教育工作者,給人的影響普遍是工資低,工作苦,沒地位。有很多基層教師工資水平還不如打工仔。當一個社會不尊重知識分子的時候,這說明社會已經墮落到很嚴重的地步了。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如何要求教師安心的傳道,授業,解惑呢? 社會風氣同樣也對家庭教育產生了影響,最大的改變莫過於現在抵制體罰孩子的人越來越多了。這無疑和西方的教育觀念流入中國有著一定的關係。一些看似開明的父母接受了西方的不打孩子這一理念。但我認為,他們只認識到了皮毛,沒有深入骨髓。所以就像邯鄲學步一樣,最後也不見得會取得什麼良好的成效。 ... 打,中國人沿用了幾千年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質疑。應不應該打,應該怎樣打。西方的思想浪潮的衝擊,多數人對這個問題越來越糊受到塗。我認為則是應該打,因為打是傳統中國家庭教育中的一種懲罰機制。即使是西方人不打孩子,他們也有相應的懲罰機制。而一些人一看西方教育發達,他們不打孩子,就膚淺的認為我們之於西方就差在打孩子上。這樣拋棄了傳統家庭教育的懲罰機制後,又沒有制定出其他合理的制度,必然會導致孩子像肆意的小樹畸形成長。 有的人可能會說,雖然我不打,但我還是會進行口頭上的批評教育。且不說不明世事的孩子能不能聽的進去這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即使是聽進去了,又能夠理解多少。所以,在我看來,既然是懲罰,就絕不能搞形式主義,要告訴他火是痛的,就一定要讓他感受一下這切膚之痛。 幾千年傳統的體罰教育,是有其一定的哲理的。但是現代人在思想上幾乎成為了西方的奴隸,總是覺得洋人的東西都是好的,拋下了不少傳統。所以拋下傳統的他們打完孩子,發現孩子還是沒教育好,就更否定了這個懲罰方式。 ... 不是方法不好,而是一些人對方法的運用出了問題。古人打孩子,那是根據家規家法來的,打之前是要把道理給孩子講清楚,一定讓他們在明白為什麼會挨打之後才動手。這樣的打才會使孩子心服口服,才是有意義的。再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無非就是打打屁股,揪揪耳朵,最多再是藤條打打手心,力度都是在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但當下很多家庭不一樣,往往是孩子犯錯以後抄起順手的傢伙就打。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甚至還會有把孩子給打死的。更少了給孩子說明為什麼會挨打的耐心,這樣孩子往往覺得自己被打的很虧,只會激起其叛逆心理,毫無意義的體罰起到的只是反效果。 綜上所訴,如果一個人本身不善於靈活的運用方法。即使是再先進的教育方法,他依然不能用起培養出一個合格的人。 當下的家庭教育另一個問題,應當是只重言傳,不重身教。這體現出的是很多家庭都在放養式教育。家長總是在竭盡全力的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並且在給予的同時,不會很少會要求孩子有什麼付出,更不重視對孩子人格的培養。物質生活的豐富,帶來的往往是精神的匱乏。 ... 這種理念不僅是會傷害孩子,還會害了父母自身。從小的時候,父母就不重視讓孩子明白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去履行義務。經常會有父母問孩子我老了你會不會孝順,會不會養我呀,幾乎沒有孩子會回答不會的。因為說這麼一句話最多費點口水,連掙一粒米的辛苦都不需要付出。如果這樣父母就相信自己養的孩子以後會孝順自己,那還真是傻白甜。有時候,懂事的小孩會主動要求為父母做點什麼,很多父母往往看孩子小,不讓他動手。久而久之,一旦孩子對這些習以為常,他們會心安理得的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東西而不去付出。這個習慣持續二十多年,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父母再對他們說,嘿,你該為這個家付出點什麼了。試問一下他們會心甘情願的完成這角色的轉變嗎?,至少我認為不會,當你對一個人的好被他當成是理所應當而去心安理得接受的時候,你就離成為他的仇人不遠了。 ... 時至今日,中國教育之尷尬局面的產生,在我看來是受到了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影響。許多人丟下了傳統,整日為名利所累,迷失了成人成才的正確方向。教育,應該怎樣,老祖宗早已明示了。傳道,授業,解惑。首先是教育一個人為人處事的道理,培養其正確的三觀,健全的人格;其次才應該是傳授他吃飯生存的能力和技術;最後是解答他人生歷程中的困惑。可以說,眼下中國出現的很多社會矛盾,都與教育方向和目標的本末倒置有著一定的關係。初心變了,就很難再找到前進的方向和來時的路。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7Ra6kn3.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4892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太平區肩頸痠痛中醫推薦大雅瞳孔擴張或收縮治療中醫南屯耳鳴看什麼科
龍井憂鬱症中醫推薦 霧峰肩頸痠痛中醫推薦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中醫診所大雅胸悶中醫推薦 龍井消化功能異常治療中醫 ptt推薦的中醫診所太平區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看什麼科 北屯手抖治療中醫 治療有成效的中醫診所潭子倦怠、疲勞看什麼科 台中手抖看什麼科 負責任會傾聽需求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lj8mugb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